課程特色
課程宗旨
本校就辦學宗旨、教育趨勢和科本特色,舉辦不同形式的學科探究及體驗學習活動。為進一步推動學生的全人發展,培育他們成為一位具有「W」(Workhard)、「T」(Talent)、「N」(New Ideas)、「L」(Love)、「W」(Wellness)素質的未來良好公民。本校近年積極推動不同嶄新的教學策略,擴闊學生的學習經歷,同時提升學生兩文四語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發展多元潛能,以及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課程要點
透過以下學習經歷,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力:
- 【濃厚英語氛圍,培養兩文四語人才】
為了營造英文語境,學校特設雙語班,由一位外籍老師和本地兩位老師擔任班主任。透過班級經營活動,增加學生接觸及運用英語的機會。多國文化、音樂、視覺藝術及體育科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課程設計亦以學生為中心,配以適切的創意教學策略和活動,除了讓學生能夠享受學習的樂趣,也能增加學習英語的興趣。開設西班牙外語課程,聘請西班牙籍老師教授,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 - 【推展多國文化體驗課程,認識各地風土人情】
由外籍老師教授不少於21個國家或城市的特色文化,包括:加拿大、意大利、澳洲、巴西、希臘、智利、秘魯、伊朗等。除了教授各國的名勝及文化藝術外,亦會讓學生學會尊重及包容各種不同文化和習俗。 - 【致力擴闊文化視野,積極發展博物館文化體驗課程】
推行博物館教學,讓學生了解人類歷史和文化,探索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包括:大英博物館、自然史博物館、中國故宮博物館、國家美術館等,擴展學生人文視野,提升個人素養。 - 【積極發展多元智能及STEM課程】
設立每星期兩節STEM課堂,採用不同的思維策略(創意思維十三式)進行教學,促進學習,利用多元化學習策略,發展學生的知識和技能。 -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
配合各科學習,運用資訊科技教學及推行「自攜裝置(BYOD)電子學習計劃」,讓學生透過自主學習及互動學習的模式,提升學與教的成效。 - 【從閱讀中學習】
每星期設立悅讀樂課堂時段,推行閱讀計畫,營造校園閱讀氛圍,以協助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 【專題研習和全方位學習活動】
透過專題研習和全方位學習活動,促進學生互動,提升共通能力。 - 【推行校本課程】
一年級、二年級常識科以LBD(Learning By Doing)校本課程,尊重孩子為本,讓學生透過從「做」中學。四至六年級設立中國傳統綜藝科,教授中國文學、美術工藝、音樂戲曲和武術體藝。 - 【參與教育局及校外專業機構的支援及協作計畫】
學科積極參與不同計畫,以誘發學生積極、主動、自發地學習。 - 【德育及公民教育】
以傳統八德為本,編寫校本德育課程。
課程活動
雙語班
為了營造英文語境,學校特設雙語班,由一位外籍老師和本地兩位老師擔任班主任。透過班級經營活動,增加學生接觸及運用英語的機會。
多國文化、音樂、視覺藝術及體育科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課程設計亦以學生為中心,配以適切的創意教學策略和活動,除了讓學生能夠享受學習的樂趣,也能增加學習英語的興趣。
多國文化體驗課程
由外籍老師教授不少於21個國家或城市的特色文化,包括:西班牙、巴西、意大利、非洲、澳洲、日本、以色列、希臘等。除了教授各國的名勝及文化藝術外,亦會讓學生學會尊重及包容各種不同文化和習俗。
Diwali
World Kindness Month
Pancake Month
常識科LBD(Learning By Doing)敢創造課程
A newly designed school-based , student-centered LBD (Learning by Doing) curriculum, sponsored by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Charities Trust, have been launching in our P1 and P2 General Studies subject.
The curriculum boosts junior form students’ experiential self-learning, participations and active explorations, so as to foster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by ‘sensations’ and ‘practice’ on enriching their creative development.
In the unit of ‘The Importance of Spiritual Well-being’ in our P2 syllabus, students had a project on planting their own spring onions. Students nurtured these little plants by watering them, measuring them and speaking to them with their utmost love every day. Students enjoyed the great satisfaction on their own harvest!
We also engaged our students in cooking sessions to make lovely pancakes and scrambled eggs using their own products-sprjng onions. Students not only cultivated their self-care ability, but also learnt nutrition knowledg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udents were even gratified to apply what they have learnt into daily life and to share their learning results with their families.
本校獲得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於一、二年級常識科推行LBD(Learning by Doing)體驗式自主學習,採用嶄新設計的校本課程,以學生為本,透過鼓勵參與及積極主動探索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從「感」和「做」中學,從而發揮創意及自我的潛能。
在二年級常識科課程的單元主題「心靈健康的重要」中,學生需要在學校嘗試種植小蔥,並每天為小蔥進行澆水、量度,以及童言童語的幫蔥加油,孩子們在這些過程中表現出了對蔥的愛護。小朋友也因為「自己種的蔥」的關係,倍感收成獲得的滿足。
最後更利用小蔥製作蔥油餅、蔥炒蛋,讓學生參與料理活動,他們一方面培養自理能力,一方面也學習其他的營養知識、環境保護等概念,並鼓勵學生多與家人分享學習成果,生動地學以致用。
博物館文化體驗課程
推行博物館教學,讓學生了解人類歷史和文化,探索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如:大英博物館、自然史博物館、中國故宮博物館、國家美術館等,擴展學生人文視野,提升個人素養。
中華文化日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饒富意趣。認識中華文化,對民族認同有極重要的作用。配合新春佳節,學校各處都佈置充滿農曆新年氣氛的裝飾,同學們穿著華服,體驗中華文化傳統之美。
活動內容包括:
課室學習活動:「古代服裝」和「中國傳統樂器」以及「古代馬車」模型,讓學生從做中學,加深對「六藝」的認識。
中樂表演環節:讓學生認識各種中國傳統樂器,欣賞由學生表演的新年傳統樂曲《恭喜恭喜》和《喜洋洋》。
製作許願桔子: 在「吳禮和許願樹」拋上屬於自己的桔子,許下新年願望,祈求好運。
雙語繪本教學: 由本校外籍老師教授,讓學生深入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
攤位活動:如「禮和神射手」、「天馬行空」、「妙筆生揮」、「七彩拼拼樂」,學生從遊戲中學習射、御、書、數元素;更設置代表「禮」、「樂」及「射」的拍攝區,讓學生扮演古代學子,提升對六藝的興趣。最後還設有「民間工藝」攤位,教授同學製作麵粉公仔。
全方位學習日
為貫徹多元化學習精神,學校舉辦了「全方位學習日」,對象為一年級學生。活動內容非常豐富,為學生提供了很多學術性及非學術性的活動,包括校園大尋寶、歷奇體驗、高爾夫球體驗、戲劇工作坊、惜水體驗、手拖手找朋友、英文視藝手作,以及各科學習攤位。透過這些多元化的體驗式學習,把學習空間從課室拓展到其他環境,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經歷及學習興趣,讓學生獲得一般在課堂上難以體會的經驗。
跨學科延伸活動
以博物館文化體驗為學習主題,為學生安排跨學科延伸活動,連繫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技能,使他們能深入探究及認識館內各式各樣的展品,擴展學生人文視野,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發展共通能力,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及態度。